当前位置: 三叉神经病专科治疗医院 >> 三叉神经病诊断 >> 三叉神经痛从火毒治验体会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为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患者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笔者以火毒论治疗本病取得良效,今举例示之。
:梁某某,男,77岁,费县。初诊:右侧三叉神经痛1年余,开始右颧部疼痛,后到上颌痛,痛时流泪明显,每天发作无数次,疼痛时流泪,火灼样痛,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曾多方治疗,效果不显。既往健康,有时紧张后双手震颤。食欲可,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数。
处方:鸡血藤30克龙胆草15克栀子15克黄芩15克柴胡12克车前子15克生地30克泽泻12克木通12克甘草15克当归20克全蝎6克僵蚕12克白附子12克白芍20克羌活15克5付水煎服。
二诊:诸症大减,自述服药后病去了七、八分,也就还有二、三分病,疼痛一夜有三、四次,白天有五、六次,从右眼开始到下颌部,痛时仍流泪,舌暗红苔白,脉弦。上方木通(缺),加钩藤15克5付水煎服,以巩固疗效。
:本病顽固发作,病人痛苦异常,治疗方法颇多,疗效各异。西药常用卡马西平,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有的也用苯妥英钠,但疗效不及卡马西平。现代也用微创介入新疗法,效果尚可。
本病属于中医“偏头风”、“面痛”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灵枢·经脉》篇提到颔痛、颊痛、目外眦痛;《素问·缪刺论》有“齿唇寒痛”之症等。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证候特点有较细致的描绘和较深入的认识。如《医林绳墨》谓:“亦有浮游之火,上攻头目或齿异不定而作痛者。”阐述了其病机与症状。《张氏医通》中云:“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证治准绳》还进一步加以分类曰:“面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医学纲目》和《普济本事方》尚有面痛治验的记述,以上表明我国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证治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筋受邪所致。古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及。”据本病疼痛发作的特点,与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性相似,并在治疗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明《景岳全书》曰:“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辨表里。盖暂病者,必因邪气;久病者,必兼元气,以暂病言之,有表邪者,此风寒外袭于经也,治宜疏散,最忌升散,此治邪之法也。”
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一般遵循以下原则:新病,由外邪引起者,以疏风为主;久病,由痰火淤血所致者,以清热、涤痰、活血为主;疼痛既然是闭阻不通所致,因而在治疗上应以通经活络为主,并以此为原则;如因风邪引起者,宜疏风通络;因寒邪引起者,宜散寒温经;因热邪引起者,宜清热通络;因湿邪引起者,宜除湿通络;因气滞引起者,宜理气活血;因血瘀引起者,宜活血化淤等。
虽然临床上有的分为风寒袭表、胃火上攻、肝火上炎、痰瘀阻络等多种类型,但临床观察发现还是以火毒内蕴为主。所以本案例以龙胆泻肝汤加牵正散、芍药甘草汤为主,以清肝泻火,祛风通络,缓急止痛,更加鸡血藤、羌活等养血活血,祛风止痛。诸药合用,标本兼治,相得益彰,故取效迅速。
戴美友赞赏
长按白癜风平安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kkc.com//mjccyy/1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