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与《医门推敲二》三叉神经痛同步,每一个证型方子均来源于临床总结

三叉神经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方,名曰“温痰定痛饮”,其方如下。附子10g,干姜10g,桂枝10g

羌活10g,法半夏10g,白芥子6g

天南星6g,白芷10g,禹白附6g

僵蚕10g,全蝎10g,蜈蚣2条。治素体阳虚,寒痰阻络之三叉神经痛,舌淡苔白腻,脉迟或缓。前几天,接到一个电话,病人要过来看坐骨神经痛,自述是其哥哥介绍,但凡有这种情况,我都会问病人的现状,其回答说,他哥哥三叉神经痛二十几年,全国各地都不曾治愈,卡马西平对其已经无效,是经人介绍,到我这里治好,至今未发。现将整个过程整理出来。某男,汉川人,当时46岁,5年前初诊。主诉:面痛23年,加重3个月现病史:患者自述23年前开始面部如刀割样疼痛,经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遂开始服用卡马西平,每痛服之皆效,然不能根治,故四处寻求根治之法,无果,后卡马西平渐不能止痛,于是寻求中医,亦无果,二十多年来,疼痛几乎不曾停止,夏轻冬重,平素怕冷,纳可,寐可,舌紫黯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濡。根据现有资料,基本可以判断此人素体阳虚,寒湿困体,风痰阻络。问其职业,答曰:自小养鱼至今,乃渔民也,长期下水作业。由于久病必瘀,故其必为寒痰挟瘀无疑,况其舌紫黯为挟瘀之佐证。

处方:温痰定痛饮合双合止痛汤加减。?附子10g,干姜10g,桂枝10g

羌活10g,防风10g,荆芥10g

法半夏10g,白芥子6g,天南星6g

白芷10g,禹白附6g,僵蚕10g

全蝎10g,蜈蚣2条,桃仁10g

红花10g,赤芍10g,当归10g

丹参15g,川芎20g,蔓荆子10g

天麻10g。针灸处方:

百会(温针灸),印堂,上星

阳白,鱼腰透丝竹空,太阳

巨髎透四白,下关,地仓透颊车

风池,合谷(强刺激),膈俞

血海(膈俞配血海相当于桃红四物汤,为一切血瘀证必配之穴对)。一共针灸3次,服用中药7剂,患者自述疼痛频率大大降低,由于患者在汉川养鱼,而武汉市张胜兵中医门诊部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故将水药方乘以10,水泛为丸,嘱其服用3个月善后,禁生冷,嘱其换工作,不再下水养鱼。

5年过去了,其弟弟打电话来,告知此人竟再未发病过,不仅如此,其仍然在养鱼,还是下水作业,根本没有遵医嘱!此方其实并无特别之处,对症下药而已,唯一觉得特别的地方可能就是附子和半夏同用,关于十八反十九畏,请大家查阅《医门推敲》第一部第79页,上面详细说明了十八反十九畏的历史性错误,大部分十八反十九畏都是可以同用的,倘若用之得当,常获奇效!附子和半夏相反相成,善治一切风痰阻于经络,此方如果没有此药对,恐怕难以速效!现以两首青州白丸子为佐证说明之。青州白丸子(其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组成:

半夏(白好者,水浸洗过,生用)g,

川乌头(去皮、脐,生用)15g

南星(生)90g,白附子(生)60g。用法:上药捣碎,罗为细末,以生绢袋盛,用井花水摆,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放瓷盆中,日中晒,夜露至晓,弃水,别用井花水搅,又晒,至来日早晨,更换新水搅;如此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候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初服5丸,加至15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如瘫缓风,以温酒下20丸,日三服,至三日后,浴当有汗,便能舒展。服经三五日,呵欠是应。常服10粒已来,永无风痰隔壅之患。小儿惊风,薄荷汤下2~3丸。功用:祛风痰,通经络。主治:风痰入络,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斜,痰涎壅塞,以及小儿惊风,大人头风,妇人血风。青州白丸子(其二),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南星(生用二两)白附子(二两)川乌头(去皮脐半两)半夏(好白者水浸洗过七两)。制法:上碾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末出者,更以手揉令出,以滓更研,再生绢袋摆净为度。于瓷盆中日晒夜露,每旦换新水,搅而复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与主治:治男子妇人手足瘫痪,风痰壅盛,呕吐涎沫,及小儿惊风,并皆治之。

国际知名中医张胜兵本人

癌症.疑难杂症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kkc.com//mjcczz/106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