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病变的手术治疗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脑桥作为重要的神经功能区,以往认为脑桥病变手术治疗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近期,意大利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Paolo教授等,在JNeurosurg杂志上,介绍了三叉神经下外侧脑桥开窗手术治疗脑桥深部病变的经验。

在Paolo教授的研究中纳入了年至年期间,29例因脑桥病变,接受三叉神经下外侧脑桥开窗手术切除或活检的病例。

图1水平位FLAIR(A)、T1增强序列(B)、T2序列(C)提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D:DTI绘制脑桥神经纤维束

图2脑桥三叉神经下横断面示意图。ML:内侧丘系;STT:脊髓丘脑束。黑箭头代表三叉神经下外侧手术通道

该研究中,暴露三叉神经下外侧脑桥开窗处的手术入路包括以下四种:

1.经典的乙状窦后入路(15例);2.乙状窦后锁孔入路(10例);3、经迷路入路(1例);4、经岩骨联合入路(3例)。

图3左侧脑干前外侧面观。椭圆形虚线代表三叉神经下外侧脑桥开窗,该区域位于神经V和VII、VIII复合体之间。1:三叉神经;2:面神经;3:中间神经;4:前庭神经;5:基底动脉;6:脑桥;7:脉络丛;8:小脑;9:小脑绒球;10:左侧小脑上动脉

图4经乙状窦后入路术中所见。V:三叉神经;VII-VIII:面神经-前庭神经复合体(面神经位于前庭神经背侧);IX:舌咽神经;X:迷走神经;DV:Dandy静脉;AICA:小脑前下动脉;PICA:小脑后下动脉

研究结果如下:

无手术相关死亡率的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1例);6/29(20.7%)的患者在术后出现新发神经功能缺失,这些患者均为接受病变切除的患者;随访3个月时,上述6名患者中只有2例存在永久性的后遗症。

图5T1序列矢状位(A)、水平位(B)和T2序列水平位(C)、矢状位(D)显示脑桥海绵状血管瘤。尽管经四脑室底至病灶区路径最短,但脑桥外侧入路相对安全,避开了运动神经纤维和神经核团

图6经迷路入路术后水平位MRI。四脑室及皮质脊髓束完整保留。A:T2序列;B:T1序列;C:皮质脊髓束成像

图7脑桥三叉神经下横断面病损与正常解剖比较。黑箭头和黄箭头代表,位于皮质脊髓束后和网状激活系统前的三叉神经下外侧经脑桥手术通道

研究表明,93%的患者术后并没有出现进一步的神经功能减退,说明三叉神经下外侧脑桥开窗通道安全性较高,无论是用于脑桥深部病变活检或手术切除,均有相对较低的风险。

本文由丁香园学术编辑严贵忠编译

编辑:程培训

脑桥解剖有所遗忘?

回复口令「」获取「酷炫至极:脑干3D显微解剖」。

上周精选:

拟保留的颅骨骨瓣掉地上了咋办?

突发剧烈头痛、脑CT阴性、心电图ST段抬高:如何诊断?

超详细解析:小脑-脑干裂解剖和相关手术入路

颅脑解剖知识、精彩手术视频、最新资讯文章,只要







































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kkc.com//mjccby/15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