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12/6323905.html
什么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病例分享

患者女,71岁。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背部及胁肋部皮肤簇集成群水泡,症状逐渐加重,伴皮肤疼痛。医院住院治疗,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疱疹消退。现遗留有右侧腰背部及胁肋部皮肤色素沉着,右侧腰背部L1高度向下方胁肋部至肚脐下方,呈带状分布,呈持续阵发性烧灼样刺痛,夜间疼痛加重,入睡困难,以“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收入我科。

腹横肌平面阻滞定义

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的神经筋膜层注射局麻药可以阻滞前腹壁的神经,能提供良好的腹壁镇痛,此腹壁区域阻滞新方法,称为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的解剖学基础前腹壁皮肤、肌肉及腹膜壁层是由下胸部6对胸神经及第一对腰神经支配。这些神经前支穿入侧腹壁的肌肉组织,经过腹横肌浅面,感觉神经分支在腋中线发出皮神经侧支后,继续在这平面向前支配皮肤,远至正中线。

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用于腹壁或腹股沟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操作过程

本例患者就是在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根后导致右侧腰部及肋弓下缘、腹壁区域皮肤产生疱疹,疱疹消退后仍遗留有神经痛,根据患者疼痛区域我们选择了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经一次治疗后患者疼痛较前明显减轻。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

以前,传统盲探的方法做神经阻滞,需要通过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针刺感觉异常探查定位神经,然后把局麻药注射到神经旁边。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我们通常会询问患者“有没有触电的感觉?麻了吗?”方可注入局麻药。这种传统的神经阻滞成功实施依赖于疼痛医生扎实的解剖学知识,丰富的个人经验和病人的高度配合。但有时即使患者有明显的异感,也可能会出现阻滞不全。而且盲穿操作过程中,针尖一定要“碰”到神经才会出现“触电”、“麻木”的感觉,因此可能刺伤神经以及产生神经内注射,造成神经损伤。

现在,超声技术正使神经阻滞的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疼痛医师能够通过超声成像技术直接观察神经及周围的结构,在实时的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到目标神经周围,实施精准的神经阻滞,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还可通过超声观察药液的注射过程,从而保证药液均匀地扩散到神经周围,治疗效果更加确切,成为了疼痛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董胜军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骨伤系,硕士学位。

擅长运用中医中药及各种微创介入方法精准治疗各类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膝关节痛、肩周炎、顽固性内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非疼痛性疾病。

医院疼痛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kkc.com//mjccby/140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