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穴位注射疗法,针刺疗法之一。即水针疗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用具及常用药液(1)用具: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为1ml(用于耳穴和眼区穴位)、2ml、5ml、10ml、20ml;常用针头为4-6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及封闭用长针头。

(2)常用药物:水针的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板蓝根、威灵仙、徐长卿、夏天无、肿节风、丁公藤、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多种中草药注射液。(2)维生素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K3等。(3)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许多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也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穴位选择(1)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进行辨证选穴。

(2)作为水针的特点,临床上常结合经络、经穴的触

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即用拇指或食指以均匀的力量在患者体表进行按压、触摸、滑动,以检查其有无压痛、条索状或结节等阳性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的变化等。触诊检查的部位一般是背腰部的背俞穴,四肢部则沿经络循行路线触摸,尤其是原穴、郄穴、合穴等特定穴部位及一些经验穴。有压痛等阳性反应者,注入反应点往往效果较好,反应不明显者,也可取有关俞、募、郄穴进行治疗。

(3)软组织损伤者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较长肌肉的肌腹或肌腱损伤时,可取肌肉的起止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将药液注入到神经根附近。

(4)耳穴根据耳针疗法中耳穴的探查方法选取有关穴位。操作方法(1)操作程序:根据所选穴位及用药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

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入药液;慢性病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急性病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将药液推入。如需注入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浅层,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2)注射角度与深浅:根据穴位所在部位与病变组织的不同要求,决定针刺角度及注射的深浅。同一穴位可从不同的角度刺入。也可按病情需要决定注射深浅度,如三叉神经痛于面部有触痛点,可在皮内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劳损多在深部,注射时宜适当深刺等。

(3)药物剂量: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头面部和耳穴等处用药量较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0.1-0.5ml,四肢及腰背部肌肉丰厚处用药量较大,每个穴位一次注入药量为2-15ml;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用量较大,如软组织劳损时,局部注射葡萄糖液可用10-20ml以上,而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以及特异性药物(如阿托品、抗生素)一般用量较小,即所谓小剂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为常规用量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常用量为1-2ml。

(4)疗程: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反应强烈者亦可隔2-3日一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适应范围水针疗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

(1)运动系统疾病:痹证(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扭伤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不寐、口眼歪斜、痿证、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癫狂痫证等。

(3)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下垂、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痢疾等。

(4)呼吸系统疾病: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痨等。

(5)心血管病:心悸(心动过速)、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

(6)外科、皮肤科疾病:乳痈、肠痈、腹痛(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胆石证、胆道感染)、淋证(尿路结石)、风疹、痤疮、银屑病等。

(7)五官科疾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中耳炎、鼻炎等。

(8)妇产科、小儿科疾病:阴挺(子宫脱垂、催产;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等。

(9)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穴位注射施行针麻的在五官科中用的最多,用穴有体穴、耳穴,用药有生理盐水,维生素B1注射液及洋金花等中药制剂。注意事项1.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个穴位换一个针头。使用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链霉素,盐酸普鲁卡因等)必须先作皮试,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谨慎使用。

4、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如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热痛等反应;如误入脊髓腔,会损害脊髓,切须注意。

5、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6、躯干部穴位注射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背部脊柱两侧穴位针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气胸。

7、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电火花(离子束高压电场)疗法让穴位注射疗效增倍

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对痛证康复的机理探讨

刘金成、毛云龙、李茂生、黄军、饶来生、周钦垚、程传国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三峡大学康复医学研究中心门诊部

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即在传统的水针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的基础上施加高频静电火花,激活药物在病灶处充分发挥疗效的一种特色疗法。该疗法集针灸、针刀、封闭、药物、磁疗、红外线等疗法之长,具有创伤小、疼痛少、见效快、疗效高、安全可靠的特点。其已经被列入对痛证治疗的主要疗法之一。在全国许多地方已推广使用。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在消除无菌炎症,松解组织粘连;纠正筋骨错位,恢复动态平衡;缓解机械压迫,消除化学刺激;提高免疫机能,祛除风寒湿痹;缓解骨质增生,消除致痛病因;针药电震合用,具有微创效能。

高频电火花水针联合按摩、TDP治疗肩周炎对照观察

岳永军兴城铁路部疗养院

将75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5例。A组使用按摩+TDP治疗,B组使用高频电火花水针治疗,C组高频电火花水针+按摩+TDP治疗。1个疗程(10d)结束后疼痛和功能级别评价。结果:①三组患者VAS评分和功能级别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改善。②A组和B组治疗后比较改善不明显。③C组与A组、B组治疗后比较优于A组、B组。结论: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与按摩、TDP配合能显著提高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治疗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蒋在爽、程龙、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三峡大学医学院、医院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龙舟、足球、篮球、田径等不同运动项目训练中出现的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动员,采用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治疗,治疗1次/d,5d为1个疗程。结果:21例患者在治疗1-3个疗程后,治愈1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5.23%,随访无复发。结论: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集针灸、穴位刺激、针刺松解、封闭、药物注射、脉冲、电磁场疗法之长,其综合性作用效果佳,在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改善病变组织的缺血缺氧状况,缓解组织的粘连的同时,使肿胀、充血等炎性症状消散吸收,调整机体机能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运动员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

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赵新红、医院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对照组予以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症状体征积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治疗腰椎病有较好疗效。

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辽宁省兴城铁道部疗养院

58例确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蜡饼组和高频电火花水针组。结果:两个疗程(20天)结束后对疼痛和屈伸功能评价,两组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频电火花水针治疗组明显优于蜡饼组。结论: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

高频电火花水针治疗颈肩腰腿痛例

李鹏飞、医院疼痛康复科

运用高频电火花治疗机结合水针治疗各种常见的颈肩腰腿痛病症例。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例中,基本治愈73例,占54%,显效38例,占28%,有效16例,占12%,无效8例,占6%,总有效率94%。结论:高频电火花水针治疗集电子、药物、针灸为一体,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综合疗法。

高频电火花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

柯于麟、李力阳、医院康复医学科

肩周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加用高频电火花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电火花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见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kkc.com//mjccby/126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