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47166.html

点击蓝色字免费订阅,每天收到这样的好信息

对症处方选穴是针对个别症状制定的治疗方案。它是一种随症取穴法,一般属于治标范畴,例如大椎退热,人中苏厥,神门安神,孔最平喘等。个别症状的解除,可以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根据病症的标本、缓急和预后,适当采取对症处理,也是艾灸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穴位调理.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物的依赖。精神神经系统辨病症穴

一.精神神经病症

(一)癫痫大发作:1.腰奇。

2.人中、间使、涌泉、鸠尾。

3.印堂、后溪、四神聪。小发作:1.心俞、巨阙、百会。

2.大椎、太冲、丰隆。

3.申脉、照海、神门、神道。精神运动性发作1.合谷、太冲、神门。

2.风池、内关、三阴交。局限性发作:1.内关、外关、合谷、劳宫。

2.合谷、太冲、四神聪。(二)精神分裂症1.人中、间使、太冲。

2.大椎、隐白、合谷、劳宫。

3.心俞、巨阙、丰隆、三阴交。

4.大陵、神门、内关、足三里。

5.太阳、百会、风府、玉枕等穴

(三)神经衰弱1.神门、内关、足三里。

2.风池、印堂、三阴交。

3.心俞、脾俞、太冲。(四)臆症1.人中、内关;

2.太冲、合谷;

3.神门、丰隆、三阴交。

4.失明加风池、丝竹空;耳聋加翳风、侠溪、中渚;失音加廉泉、通里;瘫痪加曲池、环跳、足三里;尿闭加归来、阴陵泉;呼吸障碍加肺俞、列缺;呕吐家中脘、足三里;振颤、痉挛加阳陵泉、行间。

(五)振颤性麻痹症1.百会、风池、廉泉

2.头穴:舞蹈振颤控制区。(六)脑炎后遗症1.风池、曲池、阳陵泉;

2.天柱、绝骨、太冲;二.神经系统病证

(一)急性脊髓炎1.风池、天柱、大椎、脊中、腰阳关。

2.肺热伤津者加肺俞、尺泽:湿热阴滞者加脾俞、阴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亏损者加肝俞、肾俞、大杼。(二)外伤性截瘫上肢瘫痪:1.大椎、肩髃、曲池、后溪。

2.大杼、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瘫痪1.髀关、伏兔、足三里、解溪。

2.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

3.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4.血海、曲泉、三阴交、太溪。

5.循经取穴:督脉及损伤椎骨节上下穴位。

6.背俞穴透向神经根:以平面上下穴位为主。

7.经穴透向神经干。

8.沿经络及神经走向取穴。

9.小便癃闭:肾俞、次賿、膀胱俞、中极、阴陵泉。

10.大便秘结:大肠俞、天枢、支沟。(三)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1.八邪、八风、条口、曲池。

2.大椎、至阳、合谷、后溪、内关、阳陵泉、委中、三阴交。3.辩证选穴:湿热浸淫:大椎、命门、腰阳关、相应夹脊穴、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风寒阻络:上肢------尺泽、曲池、外关、八邪。下肢----委中、足三里、昆仑、八风。肝肾亏损:肝俞、肾俞、命门、腰阳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曲池、合谷。阳明络损:脾俞、胃俞、足三里、解溪、曲池、合谷。(四)坐骨神经痛1.腰2—5夹脊穴、八賿穴、环跳、风市、飞扬。

2.随症选穴:腰椎旁点加腰阳关、大肠俞。骶骼点加秩边、殷门。臀点加居賿、承扶。腘点加委阳、承山。腓点加阳陵泉、悬钟。踝点加申脉、昆仑。蹠中央点加太冲,涌泉。

3.辨证选穴:寒湿留着加命门、腰阳关。淤血阻滞加膈俞、委中。下气不足加肾俞、足三里。

4.耳穴:坐骨、臀、腰骶椎、神门。

(五)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风池、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

2.风池、颊车、地仓、颧髎、迎香、足三里。

3.随症选穴:表情肌瘫痪加太阳、颐中。患侧听觉过敏加医风、外关。味觉丧失加廉泉、通里。耳后乳突疼痛加完骨、外关。患侧外展神经麻痹加太阳、丝竹空。(六)三叉神经痛1.对症选穴眼枝痛:攒竹、丝竹空、阳白、头维、中渚。

上颌支痛:迎香、四白、禾賿、角孙、合谷。

下颌支痛:下关、大迎、颊车、医风、内庭。2.辩证选穴:

风寒夹痰、阻滞经络:风池、外关、丰隆、足三里。

风热夹痰,阻滞经络:商阳、关冲、少泽、曲池、陷谷、丰隆。

肝郁化火,火气上逆:液门、行间、侠溪、曲泉。气虚血淤:

病邪入络:肝俞、隔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七)面肌痉挛1.风池、迎香、合谷、太冲。

2.百会、医风、四白、三间、行间。(八)臂丛神经痛1.对症选穴:颈项痛:天柱、大杼、白劳。

肩胛痛:肩髃、肩内陵。

手臂痛:桡侧痛----臂臑、曲池、列缺、合谷。

尺侧痛----曲泽、少海、支正、后溪。

正中痛----尺泽、内关、间使、大陵。2.辨证选穴风寒湿痹:大椎、风门、外关。

血淤痰浊、留伏经隧:心俞、膈俞、丰隆、足三里。

气血不足: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九)颈椎综合证1.颈椎夹脊穴、曲池、合谷。

2.大椎、手三里、外关、后溪。(十)肋间神经痛1.对症选穴支沟、阳陵泉。内关、侠溪。2.辨证选穴:

肝气郁结:肝俞、期门、丘墟、太冲。

淤血阻络:膈俞、肝俞、三阴交、行间。

邪袭少阳:大椎、中渚、外关、足临泣。

痰饮内停:尺泽、列缺、丰隆、足三里。

肝阴不足:肝俞、曲泉、曲泉、太溪、三阴交。(十一)重症肌无力1.眼肌型:申脉、悬钟。

2.延髓型:风池、廉泉、天突。

3.全身型:大椎、风池、廉泉、曲池、足三里、承山。(十二)舞蹈病1.风池、廉泉、极泉、环跳。

2.随病选穴:精神障碍加神门、通里、运动过度加血海、三阴交、合谷、肌肉紧张、过弱加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委中。(十三)肢端感觉异常症1.上肢:合谷、后溪。

2.下肢:环跳、阳陵泉、昆仑、太冲。(十四)遗传性共济失调1.风池、大椎、百会、风府、医风。

2.风池、内关、足三里、太溪。(十五)雷诺氏病1.极泉、曲池、环跳、际陵泉、太冲。

2.少海、合谷、内关、阴陵泉、太溪。

3.脾俞、胃俞、肾俞。(十六)头痛1.印堂、攒竹、列缺、阳溪。

2.阳白、头维、合谷、内庭。

偏头痛:1.风池、外关、阳辅。

2.率谷、液门、悬钟。后头痛:1.风池、玉枕、后溪。

2.百会、昆仑、至阳。巅顶痛:1.百会、行间。

2.前顶:太冲。颅内痛:

百会、风池、太溪。眉棱骨痛:1.拈竹、丝竹空、申脉。

2.阳白、鱼腰、束骨。(十七)夜游症1.大椎、神门、间使、三阴交、肝俞。

2.百会、内关、通里、心俞、太冲。(十八)小儿惊厥1.印堂、内关。

2.合谷、太冲。

3.人中、神门。

4.急惊风加大椎、十二井、曲池。

5.慢惊风加气海、足三里、曲泉、太溪。(十九)摇头症1.天柱、列缺。

2.合谷、涌泉。

3.头穴:感觉区。

排病邪,调阴阳,疗伤痛

科学养生,香身艾宝

艾灸养生号中的一股清流

▲想了解更多灸疗资讯,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kkc.com//mjccby/116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