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叉神经病专科治疗医院 >> 三叉神经病症状 >> 头痛的治疗附三叉神经痛
病因:头部是手足三阳经脉会合之处,不论外感或内伤,皆能致头部气血不和,经气阻滞而引起头痛。其中,外感头痛已在感冒证内叙述。内伤头痛,多时发时止,病久难愈,因此又名头风。实证多由肝阳上亢,虚症多因气血虚弱所致。可分为虚实两大类型。
辨证:
实证:头痛剧烈,状如锥刺,或兼见眩晕烦躁、口苦恶心、胸闷、胁痛等症。舌苔腻,脉象浮弦。
虚证:每日操劳过度,或是生气着急时而发作,痛势较缓,时轻时重,痛处得温暖或手按后则减轻,多兼有倦怠,心悸,失眠等症,舌质淡,脉象虚。
除辨证审察内因或外因,尚须根据头痛部位,辨别病患所在经络。如头痛主要在后头部,都与太阳经有关。如要在前额眉棱骨的,都与阳明经有关。在两额角,或偏一侧的,都与少阳经有关。在头顶部,则与厥阴经有关。
治法:
治以平肝祛风,调养气血,循经和局部与远道配穴法,和上病下取的方法。结合病因,随症加减。实证针刺用泻法。虚证针刺用补法,或用点刺出血法。
处方:
正头痛:百会,风府,对太阳,风池,合谷。
前头痛:神庭,印堂,太阳,合谷。
头顶痛:百会,涌泉,至阴,行间。
后头痛:风府,风池,后溪,昆仑。
左偏头痛:为血虚属肝,受风邪所得,脉象弦细,用左丝竹空透率谷,太冲(补)。
右偏头痛:为气热属脾,由生气所得,脉象洪大,刺右头维透曲鬓,足三里。
三叉神经痛:
第一支为眶上孔,攒竹,丝竹空,阳白。
第二支为眶下孔,四白,巨解,口禾解
第三支为颊孔,颊承浆,大迎,颊车
随症配穴:
肝阳上亢:太冲,阳陵泉。
气血虚弱:足三里,三阴交
方解:上列处方,都是根据头部的经脉循行与疼痛部位,分经辨证配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以上六位不再重复解释。
——本文转自《金针王乐亭经验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