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叉神经病专科治疗医院 >> 三叉神经病医院 >> 名医临床绝技三叉神经痛验方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镇痛汤治三叉神经痛
龙胆草12克生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黄24克车前子10克生石膏20克天麻15克白芍20克川芎20克蜈蚣2条全虫3克(研末冲服)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三叉神经痛属肝火上扰者。症见颜面阵阵发作性剧痛、眩晕、面红目赤、耳鸣口苦、心烦易怒、少寐多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眩晕明显者加菊花12克,钩藤18克,珍珠母24克;
面部抽搐者加地龙15克,僵蚕18克,龙齿30克;
口渴津伤者加知母6克,麦冬15克,芦根15克;
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反复
发作,久痛如烙,屡治不愈者加桃仁12克,红花10克,延胡索25克;
疼痛剧烈者加乳香10克,没药10克,姜黄10克。
蜈蚣头部药力最强,故当全用,而不必去头足;全虫价较昂贵,故采用研末冲服法,以充分发挥药效。本方对肝火上扰型三叉神经痛最为适用。对阴虚阳亢型,胃热上攻型,在此方基础上酌情化裁,亦可取得较好疗效。
本方录自《国家级名医秘验方》一书。医院院长诸云龙主任医师多年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良方。
叶白玉,女,62岁,年8月12日初诊。患者右侧面部阵发性剧痛已三年,反复发作。医院就诊,均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此次发作10余天,每天频繁发作。发作时,面部呈针刺、刀割样剧痛,痛不欲生,常因洗脸、刷牙、咀嚼而引发。故不敢洗脸、刷牙、吃饭。头痛目赤、口苦胁痛、烦躁易怒、便秘、溲黄、舌红、畜黄、脉弦数。
诊断:三叉神经痛,肝火上扰型。
治法:清肝泻火,熄风止痛。
方药:三叉神经止痛汤加减。
处方:
龙胆草12克生栀子10克黄芩10克
柴胡10克生地24克车前子10克
天麻15克白芍20克川芎20克
僵蚕18克蜈蚣2条全虫3克(研末冲服)
桃仁12克红花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2次分服。
服用2剂后,疼痛减轻;服用一周后,疼痛大减,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连服3周后,疼痛已止,诸症悉除。以后随访一年余,未复发。
头风三合汤治三叉神经痛
白附子10克僵蚕10克全虫6克蝉蜕6克地龙15克李根皮30克白芍2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服1次。
兼风寒表证者,加防风、白芷各10克;
风热表证者,加薄荷、钩藤各10克;
肝火甚者,加龙胆草、黄栀子各10克;
血淤甚者,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水蛭3克;
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女贞子各15克;
失眠多梦,加夜交藤、龙骨各30克。
本方治疗三叉神经痛,需注意两点:李根皮以鲜者为佳;全虫、蝉蜕应研末吞服方效。
本方录自《国家级名医秘验方》一书。本方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邦福主任医师经验方。
王××,女,53岁。年4月11日,因左侧面部阵发性短暂刺痛近二个月,加重5天而来就诊。诊见患者左侧面部肌肉抽动,每次历时约25秒左右,患者呻吟叫痛,面部潮红,用力压按痛点方可缓解。就诊医院按三叉神经痛住院治疗4天,疗效不显。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证属风火相煽,痰淤阻络。
方用头风三合汤原方连服三剂,自述局部疼痛已能忍受,发作次数减少。但痛处麻木、灼热、迸食或言语仍可引发疼痛。上方加红花10克,水蛭3克,再服5剂,诸症均消。后予杞菊地黄汤加僵蚕、全蝎、蝉蜕诸药,调理善后。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三叉神经痛
生地黄25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地龙10克蜈蚣3条全虫5克白芍12克细辛5克白蒺藜30克甘草3克
本方录自《疑难杂病治验录》一书。本方是四川名医李昌达主任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良方。
彭××,男,24岁,农民,年3月26日初诊。
自诉:自年开始,右边脸痛已五年。初不甚剧,一日之内只发作1~2次,后渐频繁,日发十数次至数十次。开始痛的时间短暂,瞬即消失,以后痛的时间增长,达数分钟之久。痛如刀割、面部肌肉跳动、流泪、流口水、呼号叫苦,说痛就痛,不分时间。西医诊为三叉神经痛,做过封闭治疗不效,转服中药数百剂仍不效。又用灯花灸,右边脸已烧烂,痛不能止,因来求治。
检查:诊脉弦数,舌质红,无苔,口极苦,喝水都苦,心烦易怒。患侧皮肤焦黑,形体尚壮,食欲尚佳,二便正常,无其他不适。
辨证:肝胆火盛,风邪袭络。
治法:清肝火,泄胆热,祛风通络。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生地黄25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
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当归10克
川芎6克地龙10克蜈蚣3条
全蝎5克白芍12克细辛5克
白蒺藜30克甘草3克
4月2日二诊:病人诸症悉减,效不更方,按原方再服2剂。
4月9日三诊:除口微苦,头微胀外,诸瘟悉平。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柴胡12克黄芩15克生地黄20克
菊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
白芍15克僵蚕10克地龙10克
甘草3克白蒺藜20克蔓荆子10克
二剂,水煎服,早晚分二次服。
搜风蠲痛汤治三叉神经痛
川芎10克全蝎3克蜈蚣2条荆芥6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细辛2克羌活6克甘草6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服。
(1)肝胃热盛,热极生风,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草决明15克,钩藤9克。
(2)肝风头痛,眩晕甚者加天麻12克、钩藤10克。
(3)肝火头痛,伴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者加龙胆草9克,栀子6克。
(4)肝肾阴虚生风头痛,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加生地12克,首乌12克。
(5)气滞血淤,热淤生风,头痛,舌质紫而瘀暗,脉弦涩者,加赤芍9克,丹参9克,桃仁9克。
(6)血虚生风,头痛,气血亏虚,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者加当归9克,熟地9克,枸杞子9克。
(7)气虚而伴短气神疲者,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
(8)湿热偏甚,舌苔黄腻者,加川连3克,夏枯草9克。
(9)热象明显、面红耳赤者,加龙胆草6克,生牡蛎15克。
(10)痰湿重,舌苔白厚者,加制半夏9克,茯苓10克。
(l)风寒挟湿头痛,或头痛剧烈者,羌活使用剂量可加至9克重。
(2)寒厥头痛者,加川乌6克。
(3)风热头痛目赤者,加蔓荆子9克,菊花10克。
(4)风湿头痛如裹,并以前额为主者,羌活使用剂量可加重9克。
(5)左侧头痛甚者,加柴胡5克,连翘9克。
(6)右侧头痛甚者,加白芍12克。
(7)眉棱骨疼痛甚者,加藁本6克。
(8)两眼及头巅顶胀痛者,加石决明15克。
(9)耳后、颈侧前脉胀痛者,加僵蚕9克,钩藤10克。
本录自《祛风药治疗顽症》一书。“搜风蠲痛汤”是湖北名医李凌川教授治疗慢性顽固性头痛的一张功专力雄的祛风缓痉方剂。具有镇痉、镇静、镇痛的作用。本方只要临床加减,可以治疗一切偏正头痛、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疗效卓著。
褚××,女,43岁,农民,年3月5日就诊。
主诉:自觉头痛,牙痛2月余。经××医院检查,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服止痛片能控制10余分钟,过后又逐渐加剧。诊疗时患者呻吟痛楚、右颊部触按更痛,舌苔薄白,脉弦紧。
辨证为风邪侵犯阳明经所致。
治疗用搜风蠲痛汤加葛根12克,蝉衣6克,钩藤10克,水煎服,一日二次。
服药3剂后痛止。复诊以原方带药3剂回乡。后询其同乡,痛已痉愈,至今未见复发。
马蝎蜈僵汤治三叉神经痛
海马3条全蝎6克蜈蚣3条僵蚕10克川芎12克天麻12克羌活9克钩藤(后下)18克石决明(先煎)30克毛冬青30克
寒重者,加制川乌3克,北细辛3克;
热者,加生石膏30克,水牛角30克;
阴虚者,加龟板30克,女贞子20克;
阳虚者,加黄芪30克,桂枝6克;
面部肌肉抽动者,加白附子6克,珍珠母30克等。
本方选自《现代名中医头痛头晕治疗绝技》一书。该医院李浩洲医师自拟方,治疗多例三叉神经痛,均获痊愈。
张××,女,56岁。年发生左侧头面部疼痛,反复发作,久治无效。诊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呈阵发性刀剖样剧烈头面部疼痛,每次持续l~2分钟,日发3~4次,常突然发作,又突然停止疼痛。经中西药及针刺等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并且日渐加剧。于年起,上述部位疼痛更加严重,并向脑后和项下发展(三叉神经经由第一分支向第二分支分布区域发展),日发7~8次,持续时间延长到5~15分钟不等。甚至连刷牙、洗脸和大声笑均会诱发头疼。屡用维生素、镇静、镇痛、针灸及封闭等法治疗,均未得到好转。患者惧怕手术和后遗症,于年6月待来服中药治疗。
辨证:肝阳上亢、风痰阻络所致顽固头痛。
治法:平肝潜阳、搜风逐血佐化痰通络。
方药:马蝎蜈僵汤。处方:
海马3条全蝎6克蜈蚣3条
僵蚕10克川芎12克天麻12克
羌活9克钩藤(后下)18克石决明(先煎)30克
毛冬青30克
8剂,水煎服,一日二次。
复诊:服药后自觉症状减轻,头面痛已减七成,睡眠亦好。
药合病机,依前法续服8剂后,诸症悉除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偏头痛经验方治三叉神经痛
全虫6克蜈蚣3条白芷15克僵蚕15克白附子9克羌活9克防风9克天麻9克川芎9克何首乌18克当归12克
上药先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药煎两次,将药汁混合。每日一剂,分2次服。
本方录自《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一书。本方是河北中医学院田乃庚教授治疗三叉神经痈、偏头痛经验良方。
(1)属寒者,加制川乌3克,细辛6克;
(2)属热者,加黄芩12克,生石膏24克;
(3)阴血不足明显者,重用首乌、当归;
(4)阳亢脉弦者,加白芍18克,石决明30克。
由于本方以风药为主,不宜久服,头痛缓解后应改用扶正固本方药巩固疗效。
林××,女,48岁,年3月15日初诊。患者右侧头面部阵发性疼痛14年。诊为右侧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右侧面部呈烧灼样剧痛,甚至面肌痉挛、流泪、流涎。此次发作6天,每日发作数次及十数次,疼痛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常因饮食物热、情绪激动,以及刷牙,或触及面部而诱发。伴头晕耳鸣,口苦喜冷饮,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而滑。
证属肝火冲逆,风痰上扰。
治宜柔肝息风,化痰、清热、泻火。
治宜上方去白芷、羌活,加白芍、黄芩、石膏、大黄。连服10剂,大便已通,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亦轻。上方去大黄,继服12剂,头面部疼痛基本控制,诸症缓解。改以养血为主,辅佐祛风药已巩固。又服8剂,头痛止而停药。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疼痛妙方绝技精粹
图书作者:刘有缘
出版公司: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3月
图书简介《疼痛妙方绝技精粹》里所介绍的秘方、验方和绝技,都是通过笔者多年临床验证行之有效,且屡试屡验,成为重复性强的精粹良方。笔者(刘有缘)虽然尽了全力,想从各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展示名家们经验,但是由于个人阅历有限、学识水平有限、资料有限、经验有限,缺漏的地方很多,祈望同仁、读者多加指正。笔者从医30多年,在总结名老中医的秘方、验方的基础上,应用临床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笔者有勇气拿起笔来,将自己在治疗疼痛方面经验写成书,供同道参考使用。
版权申明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