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十二师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十二师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的部署安排,紧紧围绕打造“首善之师、融合之城、宜居之区、产业高地”目标而不懈奋斗,咬定目标,埋头实干,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各项事业协调并进的良好态势。原标题:“健康十二师”托起百姓幸福生活——五年发展看变化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展开过去五年十二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时代画卷每一次落笔都让人心潮澎湃每一个节点都让人难以忘怀五年来四届十二师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落实“健康十二师”战略为主线,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为重点,着力破解“看病贵”“看病难”等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全方位筑牢职工群众健康屏障,为职工群众提供更优质、安全、便捷的就医环境。加快医疗医药改革造福一方百姓对十二师的职工群众来说,“健康十二师”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串数字,而是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实惠。资料图65岁的一〇四团居民王长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过去为了节省日常支出,王长征经常选择便宜的药品,血压血脂控制得都不太理想。自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王长征再也不用担心吃不起药了。十二师医保局工作人员张婷燕:通过落实药品集中统一带量采购,以量换价,慢性病患者医保卡费用由过去的“不够用”到逐渐“出现结余”,职工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减轻。过去五年十二师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医疗服务水平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健康十二师”的蓝图一项项付诸于实践缓解看病贵问题方面十二师以降药价为突破口,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投入万元用于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初步呈现职工群众药品费用负担减轻的良好态势。深化医改的最大受益方是患者,主力军是医务人员。十二师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医院综合改革,实现了“医院回归公益性质、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医生回归看病角色”的目标。“三医联动”最大的亮点是薪酬制度改革,让医务人员拿到体面而有尊严的阳光收入。医院西山分院内科副主任医院工作近30年了,谈起收入他表示非常满足。医院西山分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忠勇:医院提倡“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医生靠医术吃饭而不是靠卖药吃饭,每个人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医患双方的实际感受和实际行动是医改成败的“金标准”。五年来,十二师以建立健全“师办师管”医疗管理体系为基础,医院通过完善制度、优化绩效考核等内容,医院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整体提升。五年来全师人均预期寿命从76.7岁提高至77.5岁;婴儿死亡率由2.64‰下降到1.67‰;孕产妇死亡率由20.1/10万下降至0。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兵团前列,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健康基础。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织密民生健康网8月31日,十二师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PCR实验室”)内,检测员正认真核对上午送来的核酸采样标本,并对其进行统计。十二师卫健委党委委员、疾控中心主任刘振宏:去年8月PCR实验室的成立,不仅让十二师告别了依靠医院、兵团疾控中心完成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历史,也为全师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目前,日核酸检测能力可达6万人次,每月可完成全师万人次及环境样本的核酸检测任务。PCR实验室是十二师在应对疫情大考时结出的一颗硕果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十二师迅速建设了8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购买移动方舱实验室、采样车、消杀车、负压救护车和医疗防控物资,助力全师冷链运转能力、流调现场处置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让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得到充实,成功应对疫情冲击,牢牢守住了辖区疫情防控“四个不发生”底线,在这场疫情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完善建设力度,建立了各级疾控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关口前移、紧密合作的工作机制;完善了医疗机构开展规范化诊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病人和高危人群管理的工作模式,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十二师辖区内无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网络报告发病率.94/10万,较“十二五”末下降11.57%,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审核率均达%。十二师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至今维持“无脊灰状态”。借助援疆力量加快补齐医疗短板9月的乌鲁木齐天高云淡,一〇四团国医堂的红色楼体在天空的映衬下庄重而醒目,它既承载着“援疆印记”,也承载着“患者之心”。资料图75岁的曲霞是国医堂的“老病号”了,受胃病困扰已有多年,在医生的治疗下,今年年初曲霞已摆脱胃疾,自此她便认准了国医堂,平时有个大病小病都会来这里。一〇四团居民曲霞:以前团场没有中医科,想做针灸、理疗都医院,一来一回耽误时间,很不方便。“看病去国医堂”已经成了我们周边职工群众的习惯。医院医院冷冷清清这种医疗需求“上小下大”医疗资源“上大下小”的局面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中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五年来十二师充分借助山东、山西、湖南等省市医疗援疆力量精准发力,累计投入万元建设“十二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山东十二师国医堂”“头屯河康养中心”“鲁兵同心·泰山学者消化专科”“远程会诊中心”医院5个特色专科让广大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料图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的现状,各援疆省市先后派出名干部人才进行援疆,十二师选派余名师团干部人才到援疆省市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资料图各援疆省市通过医疗“组团式”援疆,“一对一”跟学对子,手把手带,面对面教,帮助医疗技术人员提升独立开展手术和诊治疑难杂症的能力,实现了援疆医生由看病治病为主到带徒育人为主的转变,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组团式”医疗援疆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补齐了中医、医养、消化等特色专科短板,实现了“中病”不出师就能治疗、常见“小病”不出团场就能得到及时治疗,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医疗服务。记者手记百姓获得感是发展的最好证明医疗卫生是重大的民生课题。过去五年,十二师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基础投入、加快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加快医护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带给群众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打造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落实药品集中统一带量采购……一条条制度的完善、一项项措施的落实,让十二师的医疗卫生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但改革发展之路无坦途。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随着群众健康需求的增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改革的形势依然迫切,只有不惧艰险、敢碰难点、勇于突破,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群众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人们对健康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之心始终在提升。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入贯彻,有医疗机构和管理职能部门的大胆探索,有优质医疗资源的普惠化、均等化推进,“健康十二师”一定能阔步向前,全师各族职工群众的健康一定会越来越有保障。来源:今日十二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kkc.com//mjccby/149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