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叉神经病专科治疗医院 >> 三叉神经病症状 >> 疼痛康复3被误会的疼痛科
尽管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疼痛的体验,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危害性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还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
疼痛不是病
能忍就忍着、病好了自然就不痛
“疼痛”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感觉,是人体组织器官受损伤的主要信号。它作为一种保护性信号,使人躲避危险或去看医生。对于尚能忍受的慢性疼痛,许多人不把它当回事,能忍且忍。疼痛不但使患者精神痛苦,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长期延绵不断的疼痛,还会使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免疫力低下而诱发各种并发症,大大缩短人的寿命。民间俗语大概就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提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疼痛科正是解决各种慢性疼痛的专业科室,慢性疼痛疾病应该及时到疼痛科就医。
例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并无其它表现,多数患者痛不欲生,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该是一种典型的疼痛性疾病。此病仅有疼痛,疼痛消除了,病就痊愈了。
这些是疼痛性疾病典型的疼痛性疾病还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截肢后的幻肢痛和残端神经痛、外伤后损伤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截瘫后神经痛、卒中后神经痛、中枢性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颈源性头痛、痛经、椎间盘源性疼痛、慢性腰背痛等等。
这些疼痛只是症状有些疼痛的确是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例如,高血压继发的头痛、感冒时的头痛、急腹症时的腹痛、手术切口痛、分娩痛等,不应作为疼痛性疾病来处理。但也不能因为这些症状性疼痛的存在,而否认疼痛性疾病,有时轻微的疼痛是疼痛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发展成为严重的慢性疼痛性疾病。
例如,开胸术后肋间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痛,如不及时早期治疗,会发展成为严重的神经源性疼痛。明确哪些疼痛属于症状,哪些疼痛属于疼痛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误区二
腰痛忍一忍
反正治不好
在现实生活中,因长期遭受慢性疼痛折磨导致百病丛生,甚至轻生的患者屡见不鲜。“忍一忍,用不着专门去治”,是一种非常陈旧的、并且十分有害的错误观念。及时诊治疼痛,有效控制疼痛,是人生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学科学的发展使疼痛治疗手段日益增多,从单纯的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及多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逐步发展到多学科综合治疗。经过疼痛专科医师的规范治疗,目前可以认为:95%以上的慢性疼痛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有了疼痛采取积极治疗态度是上策,拖延不治常使急性痛转为慢性痛。
误区三
疼痛科只管“止痛”
反而会耽误病情
不少人认为,疼痛科只管“止痛”,反而会耽误病情,出现一些疼痛症状后纷纷跑向了急诊科、骨科等科室。殊不知,疼痛诊疗专科在现代疼痛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疼痛性疾病及疑难疼痛问题进行全新模式的综合分析判断及治疗,使很多难以控制的疼痛性疾病得到了完善治疗。
例如,面对一名三叉神经痛患者,除了详尽地了解病史和临床表现外,要仔细检查面部的浅感觉和肌力变化,以便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还将检查三叉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肌电图和诱发电位,评估三叉神经的电生理功能。在确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之前,需要鉴别三叉神经根周围有无血管或肿瘤压迫及排除鼻咽部炎症或肿瘤病变。
对头面部疼痛、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病变、腰背部与下肢疼痛等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采用神经阻滞、神经刺激、药物等综合疗法,可有效地改善疼痛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清除炎性代谢产物,打断疼痛的恶性循环,找到病因,止痛更治痛,从而达到“标本兼治”之效果。
误区四
治疗疼痛时使用激素不好
在治疗一些组织或神经源性无菌性炎症时,有时需要使用小剂量激素,但只作用于局部,且在用量方面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影响,不用担心。
未完待续...
陕中二附院康复针灸疼痛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