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有些人睡觉需要借助热水袋、电热毯才能睡暖和,不然一夜到亮脚还是冰冰的。

中医针灸师李妙铿说,这种人群的特质是身体寒凉,在中医体质学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

艾灸属阳,配合灸火。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是治疗疾病和保健身体的一种外治法。

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对于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李妙铿中医师推荐五大穴位,冬天常常艾灸这些穴位,可以温通经脉,改善虚寒体质。

1、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人体脚底,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艾灸涌泉穴会让脚底变得暖和,同时还有引火下行的作用,很多阴虚火旺的艾友,一做艾灸就会有上火的症状,这时,你灸灸涌泉穴就非常好。

施灸方法:

可以在睡觉前,泡泡脚后艾灸双脚涌泉穴各15分钟;也可以和其它穴位一起施灸。

2、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绒直接施灸足三里,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要穴,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经常艾灸足三里加快全身气血的运行,让身体暖和起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3、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常取穴大椎进行治疗。

大椎在寒性疾病上的治疗,作用更为突出。为什么?人体的6条阳经和督脉相交于大椎穴!而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艾灸大椎穴可以生发和调动全身之阳气。

4、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临床上,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

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

灸命门使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5、神阙穴

神阙穴在脐窝正中,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这5个穴位最好每天一次,每次每个穴位30分钟(涌泉穴15分钟),艾灸一周休息1-2天。

只要坚持艾灸就一定能彻底解决寒凉体质。

温针灸

如果怕冷比较严重,可以使用温针灸进行治疗,温针灸治疗效果比艾灸要更好一些。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

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医师介绍

针灸推拿学硕士

中医师

诊疗科目: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经络美容

个人简介:本科毕业于暨南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医院针灸科多名教授,习得传统针灸疗法的应用;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医院针灸科主任黄泳教授,研究针刺与疗效的机制,并且习得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腹针疗法等新型针灸技术。

擅长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运动系统疾病,中风、三叉神经痛、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痤疮、黄褐斑等皮肤疾病以及穴位埋线减肥美容等。

出诊时间:星期一、四、日上下午,星期二下午,星期三下午及晚上,星期五晚上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kkc.com//mjccwh/7756.html

------分隔线----------------------------